連載三十五 | “源牌自控”為中國樓控夢想而來
2021-08-20
現在,我們看到了樓宇自控的曙光,看到了民族品牌“源牌自控” 初步的成熟,“源牌自控”的背后,是一大批年輕的工程師在追夢。
許多人自十多年前起,就在不斷的工作中總結學習并積累相關知識。許多時候,即使是自控相關專業畢業,學校與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差之千里,如果不能在項目中實踐自己的知識,那么就不能算真正掌握這門技術。
源牌科技深圳分公司總經理章明華
深圳辦事處經理章明華就深有體會。他是學自控出身,2004年剛畢業就來到了源牌。方一進公司,就遇上了對源牌、也是對自己千載難逢的機會——廣州大學城能源站這個公司當時最大的項目。當時公司副總張勁松任項目經理,章明華是項目助理,諸如林擁軍、宋勤鋒、胡良軍、李睿等后來絕對的骨干、公司技術工程銷售的核心團隊,無不是從大學城能源站項目中,全面得到了鍛煉、真正獲得了成長。
我們前面講過,從觀念來說,源牌自控系統的對象,分為兩塊:一個是冰蓄冷機房部分,一個是末端控制。
前者早期已經積累了不少的案例,相較用在末端上的控制,要廣泛得多。因此,使用PLC來對制冷機房進行控制并不是一個新鮮事了,它的穩定與可靠性已經逐漸為人所接受,大家甚至都有了一種共識:對機房部分的控制,不用PLC用什么, 難道用DDC啊?
但是對于末端部分,情況就沒有這么樂觀了。在既有的觀念里,樓控,肯定用DDC嘛。在這種固執的成見下,在推廣PLC及解決方案時,他們第一反應是:樓控還有用PLC做的嗎?如何扭轉客戶的觀念,對技術性公司來說竟然成了頭等的難事。而源牌自決定用PLC做變風量的末端控制器之后,確實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解決這個問題,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說服了一部分人士,包括設計院、業主、顧問公司等,才爭取到一些工程。
不過好在現在的情勢已經起了變化。珠江城項目的竣工與后續使用狀況,標志著PLC控制器大規模應用于末端的方案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是高效的。當有人質疑PLC的控制系統時,珠江城項目PLC控制系統優異的表現,就是反駁這些言論最有力的武器。
而此刻,有一個和珠江城類似的項目開始招標了,這個項目,是深圳能源大廈。源牌琢磨開了:
深圳能源大廈
深圳能源大廈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區濱河大道與金田路交匯處東北角,是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自己準備的總部大樓。而深圳和廣州同處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外部氣候條件相似。亞熱帶季風氣候讓這里常年高溫多雨,但除盛夏之外,三季又兼具不同特點:春季濕寒雨陰、秋季露重風急、冬季又常有不期而至的寒潮與霜凍。對于打造舒適的人居環境,這些自然的約束對設計與施工來說都是嚴苛的挑戰。
除了相似的地理環境,深圳能源大廈和珠江城的“低能耗”的環保理念也頗為相近,都對節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相比珠江城采用諸多節能技術作為減排手段,深圳能源大廈的重點則在于更充分地利用建筑表面與日光、空氣、濕度以及風速等外部因素,與環境達成平衡互動,以此作為源頭辦法,來創造舒適的高品質內部空間,完成順應自然而非強制性的設計升華。
與珠江城一樣,深圳能源大廈工程項目也屬于超高層建筑,由南北兩棟塔樓、裙樓及4層地下室組成。北塔樓42層,高度218米;南塔樓20 層,高度116米;裙樓8層,高度46米。總用地面積共9047.06平方米,其中建設用地面積6427.6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4.3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10.7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為3.6萬平方米。因此,只有高效的樓控系統才能實現對這棟大廈有效控制,達成它建造之初的要求。
對于源牌來說,這是趁熱打鐵地推廣PLC樓控系統的好機會。不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還是如何讓業主接受PLC。有趣的是,這次的業主其實對PLC十分熟悉......